中新网杭州10月3日电 (方堃)2023年,对于中国网球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杭州亚运会网球项目中,中国网球队拿下了份量最重的两金,女单包揽,男单突破。郑钦文在女单决赛中赢得其网球生涯第一块亚运金牌,为中国女网实现亚运女单五连冠。张之臻在男单决赛中2-0击败日本选手绵贯阳介,斩获金牌,中国男子网球时隔29年之后重返亚洲之巅。
中国网球选手在杭州亚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网友讨论热潮,纷纷感慨中国网球再迎“黄金时代”。
现代网球运动自1877年第一届温布尔登锦标赛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这项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但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参与者。
不可否认当今网坛仍由欧美国家所主导,不过中国网球经过近十年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李娜为代表的一批“金花”的拼搏下,已逐渐在世界网坛占得一席。
“李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获得第四名,那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学习打网球。”杭州亚运会网球女单决赛现场,杭州市民孔婷婷穿着一身网球运动员穿搭,带着她的孩子为如今中国的“网球一姐”郑钦文呐喊助威。
孔婷婷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6岁了,已经开始学习打网球了。
杭州亚运会网球女单决赛现场。 方堃摄
200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式创办。2008年,国际女子网球联合会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同时开展了两站赛事。近年来,高水平职业国际网球赛事如雨后春笋般落户神州大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网球的发展。
在青少年赛事火热发展的背景下,以郑钦文、吴易昺为首的年轻力量不断涌现,迅速成长的还有王欣瑜、王曦雨和白卓璇等“00后”小花,他们不断在巡回赛和大满贯赛场取得新纪录,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的同时,也成为下一代中国青少年心中的榜样。
新晋亚运会网球男单冠军张之臻表示,很高兴看到更多网球赛事在中国生根发芽、越来越多青少年球员不断涌现。“希望青少年球员能继续走下去,虽然道路肯定有点艰辛,还是希望大家去尝试一下。”张之臻如是说。
榜样的力量犹如催化剂,中国网球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职业赛场上,近年来“老钱风”风靡中国社交网络,网球运动被认为是一项高雅的、绅士的运动,中国明星前往温网观赛的“老钱风”穿搭火爆社交媒体,众多品牌也纷纷开辟网球产品,新开的网球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无不标志着网球这项运动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完)
中新社天津10月3日电 题:家庭出行释放中国消费力 “邮轮游”火热旅游市场
作者 张少宣 王君妍 王在御
“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庭观念,所以我选择‘邮轮游’出行。12岁的女儿还在船上交到了几个外国朋友,她用学到的英语去交流,虽然还不太流利,但也是一种锻炼,让她变得更加自信了。”“地中海号”游轮上的天津游客朱睿女士在电话中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假期行程,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据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介绍,2023年中国“邮轮游”利好消息频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旅游产品9月15日在携程开售,10天时间就预售出数百张2024年船票。“皇家光谱号”,“MSC荣耀号”在上海旅游节期间均受到广泛关注,相关船票预订量剧增,“邮轮游”在中国呈现热度。
9月27日,爱达邮轮在天津举行首航仪式,旗下地中海号邮轮停靠在天津邮轮母港,这是大型国际邮轮三年来首次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启航,标志着中国北方邮轮市场正在全面恢复。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9月27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复航。9月30日,“地中海号”满载着近2500名乘客驶向韩国、日本。“船员来自38个国家,他们都乐于与人交流。游客选择‘邮轮游‘在享受舒适旅程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游轮像是一个大型社交场,大家在一起说着不同的语言,体会着同样的快乐。”船长瑞典人克里斯蒂安·维斯特格伦说。
10月3日一早,当“地中海号”游轮停靠在日本福冈,邯郸游客王国华难掩兴奋之情。利用“十一假期”带着妻儿以及父母出游,王国华考虑的是既可以让老人“不累”,又能让孩子“玩过瘾”,还要符合妻子喜欢演出、爱好文艺的“文青性格”,“邮轮游”就成了最佳选择。
据天津国旅游轮负责人罗茜介绍,“70后”“80后”为了兼顾家庭成员,更乐于选择游轮出行。“游轮上有儿童的托管所,并且有无障碍设计,对老人而言安全系数更高。这省去了年轻人很多的‘照料时间’,让他们在旅程中更安心,享受到真正的放松。”
9月27日,地中海号邮轮首行仪式上,各国船员手持国旗入场与游客见面。中新社记者 王君妍 摄
“游轮旅游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明显,通常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运动等体验于一体,以丰富的旅游产品组合,满足游客新型度假休闲需求。同时,有助于提升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王亚磊表示。
天津城市作家、文旅专家徐凤文表示,中国旅游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对旅游文化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行需求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谈到提升旅游体验时,“地中海号”酒店总监英国人安德鲁·格雷厄姆表示,“饮食是旅游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中西方的厨师团队,可以将各地方的饮食文化传递给游客。如果游客感兴趣,还可以与厨师们面对面交流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看法。”
王亚磊在采访中提到,更多国际大型邮轮将在2024年陆续回到中国国内,将会把上海、天津等码头海域装点得更美,也将为旅客提供多种不同的出行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