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三都10月3日电 题:(乡村行·看振兴)贵州山村苗寨“奢侈品”受追捧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作者 罗继秀 刘美伶
“这双蓝色花好漂亮啊,这双粉色花的也好看,这双枣红色绣的孔雀活灵活现......纯手工制作的绣花鞋,简直就是山寨里珍藏的艺术品,也是苗寨出售的‘奢侈品’,我必须买一双回去。”中秋国庆假期,广东游客陈女士一行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游玩购买绣花鞋时的“赞叹”。
高硐村水族大妈韦金花怎么也没想到,她从母亲手上传承来的手艺,做成的手工布底鞋面绣花的绣花鞋,被购买的游客冠以“奢侈品”。
图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硐村村民韦金花正在制作苗族绣花鞋。刘美伶摄
绣花鞋是苗寨独特环境下的物品之一,手工制作,做工精致,深受游客和当地民众喜爱。韦金花的制鞋店,坐落在普安镇高硐村,这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特色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山村美如画,一栋栋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挂满火红的灯笼串。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风景。刘美伶摄
几位苗族姑娘来到韦金花的鞋店购买绣花鞋,当被问及“你们也来买鞋,不会自己做吗?”她们回答说:“现在生活好了,年轻人谁还会做鞋,买现成的,多方便,款式花样随便挑选。”原来普安镇高硐村苗族有一个传统习俗:在“吃新节”、跳月、芦笙舞、对唱等民俗活动中,每位苗族女性必须穿上绣花鞋。
交谈中,韦金花的手机响了,是顾客在问定做的绣花鞋做好了没有。
回复完电话的韦金花告诉记者:“除了干农活的收入外,我做绣花鞋每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感觉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2008年以前韦金花在浙江打工,后来回到家乡。不甘于现状的她,把母亲交给她做绣花鞋的手艺重拾起来,在村里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绣花鞋卖,而且还带动周围的妇女就业,靠纳鞋底致富,一双纳好的鞋底,韦金花收购价是180元。
图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硐村村民韦金花制作的苗族绣花鞋成品。刘美伶摄
刚开始,销路不太好,韦金花就把做好的绣花鞋拍成视频,发在抖音、微信朋友圈。随着自媒体的传播,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有需求的人就开始找她下订单。韦金花说:“现在我一天可以做手工布底绣花鞋5双,胶底高跟绣花鞋10双。”
韦金花制作的绣花鞋有360元一双的,有160元一双的。韦金花说“这个价格,订单也是满满的,我现在愁的是布鞋底跟不上,虽然和村民们预订了,这个月我估计只能收购到10双。”
同样出售“奢侈品”的还有高硐村“90后”苗族姑娘李祥兰经营的蜡染服装店。李祥兰说:“我从小就跟随母亲学蜡染,在我们苗家,女孩子必须会蜡染。”
在蜡染店,记者看到李祥兰正在给被面进行“点蜡”。“被面是当地苗族村民给女儿定制的嫁妆,纯手工制作。”李祥兰说,蜡染店虽小,但是订单不断。
图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硐村村民李祥兰正在给被面“点蜡”。刘美伶摄
在李祥兰蜡染店里,挂有做好的成品男女服装,一套普通的女套裙800元,一件男士上衣1000元。价格是根据做工难度、用时、用料等的不同来定的。李祥兰说:“现在的年轻人会做苗族盛装的很少,都愿意来店里定做或买现成的。”
高硐村里“指尖技艺”升级为“指尖经济”的一幕是贵州山乡的“缩影”。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喜爱,这些特色文化、指尖上的“奢侈品”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完)
中新社宁波10月3日电 题:亚运“带火”海洋运动 民众假期忙“赶海”
大海波光粼粼,微风细浪拂面而来。10月3日,在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的港湾内,五颜六色的船艇静静停泊。向东看去,大海一望无际,帆影点点划出曼妙弧线。
“太酷啦!”看着浙江省帆船帆板队运动员下水训练的场景,来自上海的游客林琪直言,迫不及待想下水跟着他们一起逐浪而行。
“我很喜欢帆船运动,这次过来特意‘打卡’杭州亚运会帆船比赛场地。”生活中的林琪是一位海洋运动爱好者,冲浪、皮划艇、帆船等,都是他热爱的运动项目。
10月2日,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潮玩亚运”集市一景。 (受访者供图)
当“黄金周”遇上“亚运热”,如林琪这般“打卡”亚运比赛场馆的游客不在少数。
随着杭州亚运会帆船和沙滩排球赛事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象山踏浪追风,参与到亚运热潮中来,“打卡”亚帆灯塔、海岸公路,体验滨海篮球场、沙滩排球、沙滩保龄球、水上三轮车、摩托艇、快艇等海洋运动。
“太热情了,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每日游客预约均超过2万人。”象山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海洋运动产业负责人史丹东受访时表示,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所在的松兰山度假区单日游客量更是创新高,特别是帆船培训,吸引了200余名青少年参与。
这几天,大目湾帆船俱乐部正在开展青少年帆船培训。
据该俱乐部创始人翟启禄介绍,大目湾非常适合开展帆船水上运动,当地政府对帆船运动的发展非常支持,未来他们将在当地学校试点推广“帆船运动进校园”,让更多孩子接触帆船。
除了帆船外,游艇项目同样热度很高。
在沙滩旁安营扎寨,在帆船上乘风破浪,在游艇上看蓝海琼屿……这是江苏游客牛莉“打卡”象山的计划表。
“假期就想与大海深情拥抱,感受海洋运动的魅力。”牛莉表示,她正在了解游艇驾驶证的考证过程。
“游艇虽是小众行业,喜欢的人却不少。”兰湾游艇俱乐部位于宁波象山亚帆中心附近,据该俱乐部副总经理陆景行介绍,该俱乐部成立至今已办了10余期培训班,学员包括海钓爱好者、企业高管、游艇爱好者等,其中九成学员考取了游艇驾驶证。
史丹东表示,如何发挥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的“后亚运作用”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重点,此前该县就在谋划游艇基地建设,让游客能乘坐游艇游览海上风景,提升滨海旅游档次,“象山如今建成的游艇港,对长三角游艇经济也将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目前,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港有99个游艇泊位可合法开展赛事补给、泊位出租等游艇业务,未来泊位有望增加到700个。
“我们将引入冲浪板、摩托艇等海上娱乐项目,与露营等相互搭配,打造滨海休闲旅游消费新场景。”史丹东如是说。
无独有偶,毗邻宁波半边山沙滩排球中心的新鹤村也迎来“流量高峰”。
“乘着亚运东风,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滩资源优势,一跃成为网红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新鹤村村委会主任朱爱国表示,作为亚运场馆沿线村庄,假期村庄里的民宿“一房难求”,“下午是流量高峰,我们还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专门指挥交通。”
“带小朋友来赶海,他们在沙滩上挖沙子,我们正好可以打沙排,跟风体验亚运赛事的魅力。”来自杭州的游客朱维奇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新鹤村,他和家人计划在这里住上几天,沉浸式“玩耍”海洋运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