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26日电 (孙睿 李翀)记者26日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委宣传部获悉,截至目前,长江源村人均年收入达3.38万元,同比增长5000余元。
2004年11月,中国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地处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山镇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该镇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乡镇。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三江源生态恶化明显,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鼠害成灾等现象导致很多牧民的牲畜越来越少。
图为长江源村干净整洁的村道。 格尔木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为了阻止世世代代生活的草原继续恶化,长江源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牧民开始陆续搬迁至400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市南郊移民定居点,当地政府在这里为他们盖好了房屋和学校,形成了今日的长江源村。
走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一排排藏家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白色的院墙、红色的屋顶,家家户户通上了水、电、气,商店、民宿、藏餐吧、茶馆纷纷开门迎客。
据介绍,目前,长江源村村容整洁,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完备,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搬迁牧民在享受国家草原奖补政策的同时,还对16周岁以下55周岁以上牧民群众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助5600元,燃料补助每户每年3000元。2023年1至9月,长江源村人均年收入达3.38万元,同比增长5000余元。
长江源村先后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表示,近年来,长江源村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拓宽牧民群众增收渠道,打造成集藏餐、藏饰品、藏驿站、藏俗展示、旅游纪念品展销、高原优质牛羊肉精加工销售和宾馆住宿、休服务生态保护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带动全镇发展方式转变。同时,继续推动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完)
中新网拉萨9月26日电 (记者 江飞波)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学术研讨会9月26日在拉萨开幕。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出席并致辞。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助力西藏社科理论、学术研究发展。
图为研讨会开幕式现场。江飞波 摄
“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即西藏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汪海洲指出,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全国及各兄弟省市社科理论界、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作用,搭建起一个全面思考、谋划和推进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新载体、新平台,推动形成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的科学、合理、完善的创新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强大的智力和学理支撑。
汪海洲提出,希望大家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探讨、广泛交流,积极为西藏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为西藏“三区一高地”建设提出真知灼见,通过专业的知识、学术的眼光,推动形成一系列有助于西藏全面发展进步的创新理论成果。
主旨发言环节,四川大学教授霍巍、北京大学教授李建新、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张荣刚、西藏民族大学教授狄方耀、西藏自治区社科院一级巡视员程越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西藏考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科学证据》《西藏人口与生态环境发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以有效治理促进西藏数字经济发展》《西藏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内涵、意义、挑战、对策》《努力夯实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基础》等主题作学术报告。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平行论坛进行交流研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