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邸英轩)“师父,您应该看到您的徒儿们都这么厉害......”
10月1日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夺冠后,林雨薇被问这场比赛意味着什么,她先提到的不是成绩和奥运资格,而是几度哽咽着说到:这意味着和师父一起许下的愿望实现了。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0/03/fa61faf95e5044d7b36120d9403c838d.jpg" alt="林雨薇以12秒74获得亚运会女子100米跨栏冠军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
林雨薇以12秒74获得亚运会女子100米跨栏冠军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林雨薇提到的“师父”,是那个曾经出现在她视频里,被爱徒们一遍遍挂上金牌的男人。他叫刘朝旭,是林雨薇的教练。视频中的他很高兴,两个女孩子也笑得很开心,但遗憾的是这届亚运会他却没有办法亲临现场观战。
图片来源:林雨薇个人社交媒体
2022年底,刘朝旭因病去世。视频中的另一个女孩子葛曼棋,是这届亚运会女子百米冠军,夺冠后她也含泪表达了对教练的感谢:“很想见到我跟他一起站在领奖台上的样子,但是很遗憾,但我相信他也看到了,我跟他之前的约定就是亚运会拿金牌,现在也完成了,他肯定看到了。”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0/03/49eee559e79b4f179a6b71e02812dffe.jpg" alt="葛曼棋赛后采访落泪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 />
葛曼棋赛后采访落泪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对葛曼棋来说,刘朝旭教练是“半个父亲”。两人相伴了12年,刘朝旭看着葛曼棋一路成长:有年仅16岁时摘得亚洲青奥会百米冠军的展露头角,有在东京顶着“哪吒头”创下女子4×100米接力中国奥运会最佳成绩的高光时刻,更有那些饱受伤病困扰或者大赛失误时的低谷瞬间。
而对于葛曼棋的师妹林雨薇来说,刘朝旭“像一棵大树一样,永远在她们的身后”。
葛曼棋、林雨薇与刘朝旭教练及队友合影 图片来源:葛曼棋个人社交媒体
也正因如此,刘朝旭教练的离世对两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彼时的林雨薇还经受着伤病困扰,亚运会即将在家门口举办,她们克服了太多的挑战才重新找回状态。与恩师的约定成了她们更坚定的理由和动力,正如林雨薇赛后所说:“想到了心中的那句话,那个人对我们的期望,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刘朝旭教练社交媒体的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祝贺曼琪取得全运会第三金”,此前发布的也都是关于弟子们比赛中的成绩突破和训练瞬间。
这两天,这些视频的评论区被网友们刷屏:“教练,您的爱徒今天又夺冠了!”“她夺冠了,您一定看到了吧!”……
短视频平台网友评论截图
“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您看到了吗,我做到了!这是属于我们的金牌!”葛曼棋在夺冠后写下这样一段话。 也想告诉刘教练,您的爱徒们做到了,您变成的那颗星星,一定会指引她们取得更多闪耀的成绩。(完)
中新网贵阳10月3日电 (周燕玲)下田抓鱼体验田园乐趣、徒步雷公山观赏瀑布、夜观繁星伴蝉鸣入睡……这个中秋国庆假期,贵阳“00后”女孩张以沫没有去热门旅游景区,而是与朋友开启一场乡村漫游之旅。
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的白岩村,紧挨着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梯田上的苗族传统村落。刚下车,张以沫就被这个群山环绕的村落所吸引,远远望去,秋日的梯田披上一层黄灿灿的外衣,一阵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散着阵阵稻香。
图为贵州省雷山县的白岩村,梯田环绕。周燕玲 摄
“临窗可见绝美的梯田风光,在漫天星辰中睡去,在云雾环绕中醒来,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张以沫说,相比各大景区的排队,更喜欢来这儿感受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乡村生活。
在白岩村,张以沫和朋友们挽起裤脚与村民一起下田收割稻谷,沉浸式体验劳作乐趣;沿着蜿蜒的山路,“打卡”依山而建的苗寨和景色秀美的森林公园;跟着苗家姑娘学习苗绣和蜡染,累了就坐在窗边喝着咖啡看日落山林。
“很羡慕乡村生活,田园的颜值和咖啡的韵味结合怎能叫人不喜欢。”端着咖啡的张以沫推窗望去,不禁感叹白岩村有着丝毫不输城市的人居环境,既有“烟火气”又有乡间气息。
作为一个传统村落,2019年白岩村开始发展民宿旅游,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苗族老式干栏吊脚楼进行修缮,让每一栋有故事的老屋“焕发新生”。因坐在楼内可俯瞰梯田、与云雾为伴,所以村里的民宿取名“牧云涧”。
资料图:游客在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的民宿体验蜡染。周燕玲 摄
“民宿里还有茶空间、咖啡厅、手工体验作坊等公共空间,城里人来了也不会感到无聊。”张以沫告诉记者,住在村里的这几天,每当有客人来,村民会穿上华丽的苗族服饰,伴随悠扬的芦笙曲跳起欢快的板凳舞,悠悠芦笙、欢笑声会响彻整个村子。
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日益改善,许多农舍变民宿、村寨变景区,“到乡村去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出游首选。
航拍金秋时节的贵州兴义万峰林。张德厚 摄
“早上去马拉松赛道上跑一跑,闻闻稻谷的清香;下午吹着凉爽的风,闲逛乡村集市吃一碗蛋炒饭。”这个假期,向往田园风光和慢生活的厦门青年张冀钧,正在贵州万峰林进行一场乡村探索之旅。
万峰林景区是中国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登高远眺,青绿色的秀峰似林,金黄的稻田、碧绿的河流与古朴的村寨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航拍金秋时节的贵州兴义万峰林,马拉松赛道沿着稻田与河流不断延伸。张德厚 摄
“万峰林处处透露着闲适的乡村气息,让人身心放松。”张冀钧说,漫步万峰林的乡间小道,可以骑行徒步,也可以去到村寨里听布依族八音坐唱,或体验非遗蜡染。
这次乡村漫游,张冀钧还在万峰林喝了稻田咖啡,逛了汉服游园会,听了森林交响乐,跑了5公里马拉松,“看山乡巨变,感受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不虚此行。”
在张冀钧看来,随着中国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乡村越来越时尚,不断地吸引城市年轻人走进来,享受放松的“慢生活”。(完)